現在對銅價走勢也是分歧很大。 有說供大於求,高價銅中國買家馬上不買了; 也有持續看好認為新能源 AI電網都離不開銅,銅不夠會漲破11000美元每噸🧐
銅的核心需要目前來自於: 1️⃣ 電力與電網(最大支柱領域)35%~40% 用途:銅是導電性能最好的金屬之一,僅次於銀,用於高壓輸電線、變壓器、電纜和電機線圈。 各國老舊電網更新(美國、印度) 可再生能源併網、遠距離輸電(風電) 2️⃣ 建築與基礎設施 25%~30% 用途:住宅和商業建築的電線、水管、空調系統、裝飾件。較弱 3️⃣ 交通運輸(尤其電動車) 12%~15% 電動車是銅需求增長的核心引擎之一。 燃油車用銅約 20–25公斤 混動約 40公斤 純電動車平均 80–85公斤,部分高端車型甚至接近 100公斤 充電樁、電池、電驅、電控系統都用到大量銅。 4️⃣ 電子與通信設備 約 10–12% 增長較快:AI服務器、數據中心、芯片製造驅動
到底供過於求還是供不應求,我覺得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看的時間長度。 這裡面還有一個核心變量是中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銅消費國,佔全球約 50%在銅價高企時,是否會顯著削減購買量。 如果以短期來說: 銅價格高位或許會有部分非剛需需求暫停。只有約 30–40% 的需求(尤其是建築、製造、出口導向產業)對價格相對敏感,會通過“延遲採購、減少庫存、替代材料”來應對價格上漲。過去也有放開再生銅政策來增加供給的例子。 長期來說,60% 以上屬於“剛性或政策驅動型需求”,即便銅價高也難以“停止採購”。按照ICSG 及市場主流預測,2026 年全球精煉銅可能出現一個 略有缺口,在 10–20 萬噸級別。我讓chatGPT也計算了一下,它給到的缺口估算為10到30萬噸。但是這個缺口也不至於過大。 結論: 銅價或許是短期高點,但是長期看漲。
7.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