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分享一个小小的周日见解,我敢保证没有任何加密研究公司、加密播客、加密风险投资公司或加密社交媒体兄弟曾提到过: 链上资产的总锁仓价值(TVL)与该链的燃气代币的价值积累并不是成比例相关的。 例子: 拿10亿美元的稳定币/代币化的真实资产/以太坊/其他,投入Aave一年,获得5000万美元的收益收入,然后以3美元的以太坊燃气费提取。 TVL:100亿美元 收益收入:5000万美元 对以太坊的价值积累:3美元 但相反,Chainlink在借贷协议上的总锁仓价值(TVS)*是*对Chainlink及其借贷协议的价值增值,比例与该TVS相关: 在Aave中的TVS越多(由Chainlink保障)-> 更大额度的贷款 -> 更大额度的清算 -> 更大额度的利润空间供搜索者清算这些贷款 -> 搜索者愿意支付给Chainlink的更大额度的出价以购买清算权。 搜索者支付的资金随后由Chainlink和Aave分配。 因此,Chainlink的智能价值回收(SVR,OEV解决方案)是如何直接将由Chainlink价格预言机保障的TVS货币化。 TVS越大 -> 对Chainlink和消费其预言机的借贷协议的价值积累越多。 在这个附带的例子中(一个280万美元的贷款被清算,搜索者支付了10万美元给Chainlink以获得清算权,然后在Aave和Chainlink之间分配。 值得深思。
Zach Rynes | CLG
Zach Rynes | CLG8月2日 06:41
哇!Chainlink SVR刚刚在一次交易中重新捕获了$100K(28.6 ETH)的清算MEV🔥 而这还在SVR迄今为止已经重新捕获的约$250K之上 更多的波动性 -> 更多的清算 -> 更大的MEV捕获机会 -> 增加的Chainlink收入
>以太坊是一个公共产品 这很有趣,因为以太坊将是历史上第一个拥有ETF的公共产品,你直接购买的就是这个“公共产品”本身的资产,而不是从提供它的公司中获益。 我也从未见过其他公共产品有财政公司和在CNBC上推销投资叙事的情况。 >链环是一个好生意 链环是一个去中心化、不可变、无权限的协议。链环实验室是一个在其上构建服务的贡献者。很快,第三方开发者可以独立于链环实验室在其上构建自己的工作流程。
Chainlink
Chainlink8月3日 22:07
"Chainlink 运行环境 (CRE) 可以对区块链行业产生与 EVM 相同的影响。" CRE 使得多链、多预言机、多管辖区的链上应用能够在几天内构建,嵌入合规性和传统系统连接,而不是几个月 ↓
@IrfanMussa1 另一个搞笑的点是,在 Chainlink 建立这个之前,这个价值是归 Ethereum 验证者所有的,曾经是 ETH 的质押收益。那么,以前 Ethereum 是 "好生意" 吗,现在就不是了吗?
@Slizzzy13 这不是ETH格式。这是EVM格式。它不需要在以太坊上使用。 示例:DTCC自己的许可链将使用ERC3643(他们是该组织的一部分),但他们不需要任何ETH来做到这一点。
DTCC
DTCC2025年7月22日
DTCC的抵押品应用链是变革的引擎。它提供: • 即时结算,降低对手方风险 • 实时库存融资,推动更智能的资本配置 • 运营韧性,在波动市场中保持连续性 • 自动化操作,提升性能和用户体验 这就是我们如何以应用链为核心扩展机构金融。 了解更多:
@Slizzzy13 @Slizzzy13 看 ^
J11
J118月4日 02:08
DTCC数字资产负责人转发了$Link社区成员@TheLinkPanda关于DTCC通过Chainlink的CRE的帖子。 SWIFT的首席信息官在他的Linkedin个人资料中写下77.7,看到CL社区成员对此的评论后。 对于任何关注此事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显而易见。
@Slizzzy13 @Slizzzy13 更多在这里 ^
⬡ The Crypto Panda ⬡
⬡ The Crypto Panda ⬡8月3日 14:39
DTCC的负责人刚刚再次转发了Chainlink。 你还看跌吗? $LINK
>$ETH 是 web3 经济的货币 不,它不是。 A) 它是一个燃料代币,用于支付以太坊区块空间的写入访问权限。 B) 当被质押时,它是对以太坊现金流的索赔。 1. 人们实际上更喜欢并使用稳定币作为货币,而不是波动的加密代币。如果你查看我附上的关于实际使用代币作为货币的人们的讨论(惊喜!他们是稳定币),你会发现没有人用任何波动的加密原生代币来模仿他们。 2. 抽象工具/层允许任何链上成本的计量以任何形式的价值支付。因此,没有任何代币比其他代币更“像货币”。你链上钱包中的每个代币都是“web3 经济的货币”。 3. 数万亿美元的真实资产将被代币化,而其中没有一个会以除主流法定货币以外的任何东西计价。没有一个会以 ETH 或任何其他加密代币计价。
Sid Gandhi 🎾
Sid Gandhi 🎾2024年10月3日
我们在6个国家调查了326人对稳定币的使用情况 我们设身处地地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家庭和日常生活。他们实际上如何使用USDT、USDC、交易所和加密卡。 以下是我们的发现 🧵
@DaoChemist @DaoChemist 甚至Circle也同意。
Circle
Circle2025年5月7日
Circle Paymaster 现在支持 EOA,并扩展至 7 条区块链! Paymaster 是官方的 @USDC 支付 gas 费用解决方案,无需管理原生代币。 现在,EOA 钱包可以享受简化的链上交易。 更新内容: ✅ EOA 支持:现已兼容 EIP-7702,允许外部拥有账户(EOA)使用 USDC 支付 gas 费用 ✅ 链扩展:扩展至 @avax、@ethereum、@Optimism、@0xPolygon 和 @unichain,此外还包括 @arbitrum 和 @base 了解更多:
@jimpeiko @wmougayar @0xPeruzzi @dnrcsii @ChainLinkGod @jimpeiko 也看看这个。
Dan Smith
Dan Smith8月3日 16:12
世界上拥有最多ETH的男人使用FCF倍数来证明他的价格目标 有趣
一点也不。比特币网络的流动性超过任何其他链,但内存池却空空如也。 一年内不动的BTC = BTC矿工的费用为$0 每年向Aave存入十亿美元的资本,偶尔进行收益申领 = ETH验证者的费用为$10 看看图表,尽管以太坊的TVL在上升:
Maus
Maus2025年7月3日
这就是以太坊的悲剧:@ethereum 的收入相对于其完全稀释估值(FDV)自2022年初以来一直在稳步下降,现在已回落到2021年的水平。 在其巅峰时期,以太坊的收入/FDV比率为1.21——这意味着它每产生1美元的完全稀释市值,就能产生1.21美元的年化收入。相当不错。上个月,这一比率降至仅0.02。换句话说,今天每1美元的潜在市值,以太坊仅产生2美分的年化收入。 是的,L2扩展将活动转移出主网,减少了直接费用收入。但即便如此,仅凭这一点也无法解释这一比率的如此剧烈下降。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DeFi2099 @wmougayar @0xPeruzzi @dnrcsii @ChainLinkGod 我们来看看这张图表,虽然以太坊的总锁仓价值(TVL)已经上升。
Maus
Maus2025年7月3日
这就是以太坊的悲剧:@ethereum 的收入相对于其完全稀释估值(FDV)自2022年初以来一直在稳步下降,现在已回落到2021年的水平。 在其巅峰时期,以太坊的收入/FDV比率为1.21——这意味着它每产生1美元的完全稀释市值,就能产生1.21美元的年化收入。相当不错。上个月,这一比率降至仅0.02。换句话说,今天每1美元的潜在市值,以太坊仅产生2美分的年化收入。 是的,L2扩展将活动转移出主网,减少了直接费用收入。但即便如此,仅凭这一点也无法解释这一比率的如此剧烈下降。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DeFi2099 @dnrcsii @wmougayar @ChainLinkGod 这不是推迟,而是它永久性离开的世俗趋势(在大多数情况下)。 应用程序、钱包、L2和Chainlink正在接管它。
sacha 🦣
sacha 🦣2025年3月2日
贾斯汀·德雷克谈论为什么数据可用性是一级区块链唯一可持续的流量来源
该交易100%基于现实。 我确实描述了在这种方式下使用的TVL的规模实际带来的收益。 我并没有说它代表链上的所有活动。 以太坊的TVL图表一直在上涨。看看它的价值积累与市值图表。 L1的价值积累由于应用程序、钱包和Chainlink重新捕获其订单流的价值而趋向于微不足道。这是一个新的转变。
Maus
Maus2025年7月3日
这就是以太坊的悲剧:@ethereum 的收入相对于其完全稀释估值(FDV)自2022年初以来一直在稳步下降,现在已回落到2021年的水平。 在其巅峰时期,以太坊的收入/FDV比率为1.21——这意味着它每产生1美元的完全稀释市值,就能产生1.21美元的年化收入。相当不错。上个月,这一比率降至仅0.02。换句话说,今天每1美元的潜在市值,以太坊仅产生2美分的年化收入。 是的,L2扩展将活动转移出主网,减少了直接费用收入。但即便如此,仅凭这一点也无法解释这一比率的如此剧烈下降。 数据来源:@tokenterminal
@Danism2376 查看Justin Drake关于以太坊不再拥有的前价值积累来源的帖子。 这不是一个“抨击以太坊”的讨论。 我只是想说,如果你想对基于基本面的代币化和机构使用区块链进行投资,LINK比ETH要好得多。 ETH是对资产管理者销售其ETF产品能力的押注,以及电视上人们的故事讲述;而不是ETH这个资产的价值积累。
sacha 🦣
sacha 🦣2025年3月2日
贾斯汀·德雷克谈论为什么数据可用性是一级区块链唯一可持续的流量来源
@IrfanMussa1 @wmougayar @0xPeruzzi @dnrcsii @ChainLinkGod 他在向老年人出售垃圾。
Fishy Catfish
Fishy Catfish2025年7月30日
声称“银行会购买 $ETH 来保障他们的稳定币”就像声称人们会购买市政债券,因为他们喜欢在当地公园的游乐场玩耍。 (这不是对以太坊的抨击,而是对汤姆·李卖给傻瓜的废话的抨击)
@IrfanMussa1 @DrakeLinked @wmougayar @0xPeruzzi @dnrcsii @ChainLinkGod 无论如何,DTCC推出了他们自己的许可型Hyperledger Besu链(具有并行交易处理的EVM客户端)。 使用EVM,采用ERC代币标准,没有ETH。
DTCC
DTCC2025年7月22日
DTCC的抵押品应用链是变革的引擎。它提供: • 即时结算,降低对手方风险 • 实时库存融资,推动更智能的资本配置 • 运营韧性,在波动市场中保持连续性 • 自动化操作,提升性能和用户体验 这就是我们如何以应用链为核心扩展机构金融。 了解更多:
@wmougayar @IrfanMussa1 @0xPeruzzi @dnrcsii @ChainLinkGod 收入是代币的价值积累。你要么有服务可以出售,要么有故事、类比和表情包可以出售。母鹅故事时间没有任何护城河。 你最好把这个消息传给汤姆,因为他在电视上根据收益来评判它。
Dan Smith
Dan Smith8月3日 16:12
世界上拥有最多ETH的男人使用FCF倍数来证明他的价格目标 有趣
@IrfanMussa1 @wmougayar @0xPeruzzi @dnrcsii @ChainLinkGod >预言机竞争即将加剧。 只存在于你的想法中。 你也不明白Chainlink并不是你所使用的术语中的“预言机”。 没有其他协议是一个完整的基础设施平台。
Lynch🐇
Lynch🐇8月1日 23:55
Oracle TVS 在 @DefiLlama 同比变化 @chainlink +38.65% (+23.5% 少于上次 WINkLink 2025年5月的数据报告) @ChronicleLabs -39.20% @redstone_defi -22.182% @PythNetwork -11.185% @Api3DAO -69.6% 与 @vaneck_us 实习生无关的致敬。
如果你继续用70 IQ的废话来反驳,我会屏蔽你。 没有人说TVL没有被发行。问题在于,如果TVL处于休眠状态,仅仅在链上发行并不等同于代币的价值积累,就像我在Aave的例子中所展示的。我已经向你解释了50次。要么你有理解的智商,要么你没有。 资产发行者和银行会在每一个合适的链上部署他们的用例。在所有链上拥有你的应用程序的边际成本将会越来越低。 你一直在说“机构们在以太坊上不断建设”,好像这对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投资和重担。部署一个代币合约在链上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成本。他们会在这里部署,也会在任何地方部署。他们为什么不呢?没有任何下行风险。 你将会看到在所有机构想要参与的链上,原生跨链工作流的部署。
Real World Asset Watchlist
Real World Asset Watchlist8月4日 20:36
🚨 最新消息:富兰克林邓普顿首席执行官珍妮·约翰逊表示,现实资产的代币化是资产管理中最具颠覆性的趋势。 他们已经在以太坊和Stellar上运行代币化的国债,并且正在考虑APTOS。 华尔街对#RWA持乐观态度 🚀
@0xPeruzzi @IrfanMussa1 @wmougayar @dnrcsii @ChainLinkGod 未来工作流程的运作方式、构建方式以及它们将要做的事情,将与历史上大相径庭。 你可以选择现在弄清楚这一点,或者稍后再弄清楚。至少试着读一下这篇文章。
⬡ The_Crypto_Oracle ⬡
⬡ The_Crypto_Oracle ⬡2025年7月27日
The thesis of Chainlink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today than its early years. How it started: A single data oracle service How it's going: The Web3 cloud powering entire apps Chainlink started out simple, providing existing data on to blockchains. Onchain apps used that data to make decisions like whether to liquidate a loan or how to settle a perp. Chainlink then expanded into different types of computation (e.g., random number generation, keeper automation) before launching its cross-chain protocol. However, those were only building blocks to a much, much bigger value proposition emerging.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hainlink Runtime Environment (CRE), Chainlink is primed to be the main way developers and institutions both build onchain apps and power them through their lifecycle. Chainlink is no longer just a service or even set of services, but the foundation underpinning onchain apps and use cases. It’s akin to the cloud but decentralized and for onchain apps, providing them the development framework for building apps, the key services they require, and the computation that powers them on the backend. But why is this important? And why is Chainlink doing this? The blockchain landscape is changing. You used to use a single blockchain as your cloud-like environment. But now there are hundreds of chains and you want to be able to interact across them all. Transactions are also more complex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okenized real-world assets (RWAs). This is the phenomenon of all the world’s existing value becoming tokenized, which is 100x the value that currently exists onchain. Thus, you must adopt RWAs if you want to succeed in this industry long term at any scale. However, the introduction of RWAs requires new services. They require data like DeFi, but even more types of data, such as proof of reserves, net asset value, and much more. They also require compliance policies built into the asset itself and the services transacting them, which naturally needs identity data to work. Furthermore, they need privacy features, connectivity across chains, and integrations with legacy systems. The best way to build an app like this is through a single platform that is chain-agnostic and has all the key services already built-in. This is Chainlink. Chainlink is the only all in one platform where institutions can solve all their data, cross-chain, compliance/identity, privacy, and legacy system integration requirements. And importantly, they can combine these service into one sequential workflow (i.e., one piece of code) that Chainlink runs securely end-to-end in a decentralized manner. This workflow is essentially an app that interacts seamlessly across chains and legacy systems while leveraging key services along its lifecycle. Once you build this workflow, you can easily reuse it and modify it to support new customers, new chains, new legacy systems, new oracle data, new use cases, etc without rewriting it all. It’s by far the most efficient and future-proof way to not only build DeFi apps, but apps for tokenized RWAs, which are the future of our industry. This value prop puts Chainlink at the heart of onchain applications; far beyond just being a side service. The market doesn’t quite understand yet how well Chainlink is positioned, but it will because its product offering, vision, and historical track record of delivering solutions meshes perfectly with where the industry is heading and what TradFi & DeFi require to succeed in this new RWA paradigm.
46.6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