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做數碼評測的媒體,能“站著把錢掙了嗎”?
在和羅永浩的對談中,影視颶風的創始人Tim問出了這個行業的終極難題。這個問題困擾著幾乎所有內容創作者(包括黃叔):拿廠商的錢,說話就沒了底氣;不拿廠商的錢,公司就活不下去。
Tim的答案是:可以,但要換個玩法。他用4年時間,把影視颶風從一個頂流內容頻道,變成了一個年銷百萬件T恤的自有品牌。而這套玩法的“教科書”,正是那個在國外送錢、送樓、送飛機的YouTube第一網紅——野獸先生(Mr.Beast)。
1. 核心困境:內容行業的“原罪”
Tim的煩惱,是所有內容創作者的縮影。
在訪談中,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個行業無法迴避的兩個“原罪”:
第一,商業模式的天然矛盾。
“觀眾來看是看你評測或者來講這個東西好和不好的。但其實廠商只想你講好的。”Tim說,“直到有一天廠商拿一筆大的預算,他說我給你一千萬,你接不接?”
這就是評測媒體的宿命:你的衣食父母(廠商),恰恰是你觀眾的“對立面”。一旦你開始依賴廠商的廣告費,你的中立性就會被不斷侵蝕,最終變成廠商的“傳聲筒”。(想想王自如的Zealer)
第二,無法規模化的增長瓶頸。
“內容行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規模效應。”Tim坦言,“我做一期是一期,每次都要給小廠商想個新的創意,是個巨累的無比的事情。”
這意味著,你的收入和你的精力、時間、創意是線性相關的。你不可能通過“多招人”來讓收入翻10倍,因為核心創意永遠依賴於少數幾個人。天花板極低,且極其不穩定。
這兩個問題,就像兩座大山,壓得無數創作者喘不過氣。
2. 轉折點:來自“野獸先生”的啟示
出路在哪裡?Tim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