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納森·韋伯,核能公司 美國在1960年至1990年間建造了超過100座核反應堆。自那以後,我們只建造了兩座。 核能建設不僅放緩,幾乎停滯。這個最早分裂原子並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竟然忘記了如何大規模澆築混凝土和焊接鋼材。應該花五年的項目卻延長到十五年。預算從數十億暴增到數百億。曾經相信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速度建造任何東西的信念,這種信仰定義了美國的工業,隨之蒸發。 我們創建核能公司就是為了扭轉這一衰退。我們正在建立一個由AI驅動的部署平台,配備技術支持的系統,將使我們的前線團隊能夠交付美國的下一百座反應堆。結果將是低成本、韌性強、能源充足。我們的做法是賦能那些建造它們的人。 想想今天核能建設中所謂的正常情況。在喬治亞州的沃格特工廠,過去30年建造的兩座反應堆,最高時期有超過10,000人參與建設。這些工人經常閒坐著。等待零件和材料。等待工程變更。等待文件。只是等待。當文件到達時(有時是通過馬車或手推車),文件的數量卻缺乏具體細節。金屬接頭的錯位幾週內未被發現,迫使昂貴且漫長的返工。工人們知道問題在增加。他們能感受到,但卻缺乏足夠快的工具來看出模式以便及時干預。有人告訴我:"我們知道事情出錯了。我們只是無法及時看到以阻止它。" 我們的前線工人非常聰明,但他們擁有的工具無法跟上。 我們正在開發AI驅動的軟件,讓工人能夠主導建設,而不僅僅是生存下去。我們是為了凌晨4點在現場的工頭而建造的,而不僅僅是為了董事會的高管。經過數萬頁項目文件訓練的AI代理能在幾小時內識別問題,而不是幾個月。無人機掃描建設現場,能在毫米內捕捉錯位,通過耳機提醒工人:"請檢查那個焊接。" 這給予美國工人前所未有的能力。 這不是自動化取代工人,而是增強他們的能力。擁有高中畢業證書的孩子,擁有兩年學位的人。AI將幫助發揮他們不可替代的才能。 我們的公司位於美國中部,而不是紐約市或舊金山。在我們建造這些設施的同時,我們將創造一些全國最高薪的建築工作,並為最需要的社區創造稅收收入。這不僅僅是幾年的事,而是持續一個世紀。 我們需要確保我們的隊友能夠做好他們的工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給他們應得的工具,讓建設美國的能源未來不會摧毀那些建設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