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小孩观察录》「松弛感」 「松弛感」这个颇有氛围的形容可能是大脑DMN区域从小没有被抑制的一个长大的后的体现. (Default Mode Network, DMN)是大脑里一片在“发呆、走神、做白日梦、自由联想”时最活跃的区域。DMN帮助我们把记忆碎片,编织进一条更长的个人叙事:我是谁, 我要去哪里, 我为什么要去那里 童年的环境,往往早已在潜意识层面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拥有“松弛感” 两条关键的反馈路径尤其重要 - 1. 对“犯错”的容忍度: 若外界的反馈让孩子把错误视为威胁和危险信号, 长期处在威胁检测的自证循环中,DMN被压抑,想象力匮乏的同时大脑永远处在错误修正的无线循环里, 一生都在“防御性优化”中生存 2. 对“无用时间”的允许: 不允许时间毫无意义地流逝( 但是“有意义”的定义永远是大人的定义... )DMN也会被抑制 于是你学会了过度警觉/快速执行/永远在证明自己“没有浪费时间” 长大后,这种人对所有外部的信号输入信号非常警觉, 往往成为了高效能、无趣的“任务机器”, 指哪打哪, 局限在对非常有限的各种人事物的解构中和无限的外部信号处理中. 但很难构建出比自己更大的东西 松弛感可能本质上是一种神经系统层面的安全感. 它让我们敢于“浪费”时间,也敢于犯错. 正如confidence coming from being comfortable. 是因为我们知道, 真正的成长往往就藏在那些“看似无用”的时刻里, 真正的精进来自于无数次被人群嘲的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