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个人都在谈论中本聪是谁。几乎没有人谈论他是如何编码的。 如果你查看比特币早期的源代码,你会发现一些怪癖,这些怪癖揭示的内容远比他的PGP密钥能揭示的要多。🧵👇
2) 我刚刚发现了比特币历史上最稀有的文物之一: 预发布的比特币源代码。 不是你今天在 GitHub 上看到的精致仓库。 而是中本聪在比特币正式发布之前编写的真实 2008–2009 年的代码。
3) 充满惊喜。 从奇怪的编码风格…… 到被遗忘的术语…… 再到从未通过早期版本的功能。 就像走进中本聪在2008年底的思维中。
4) 第一个震惊:中本聪的编码方式与现代软件工程师不同。 - 他使用了匈牙利命名法(在2008年已经过时) - 在“过时”的情况下大量使用锁 - 递归的意大利面条函数 - 没有对象封装 - 以Windows为中心的构建
5) 这些特征讲述了一个故事。 它们暗示着一个年长的人。 可能来自于一个接近的领域,比如工程或物理,但不是职业软件开发者。 白皮书展示了实用的思维,而不是纯粹数学家的风格。
6) 他称区块链为……时间链。 没错——时间链。 他的代码中确实有围绕“时间链”逻辑命名的函数。 每个区块通过pprev和pnext链接。 在某个时刻,这个名字被遗忘了。
7) 甚至连“矿工”这个词也是源于他。 对“BitcoinMiner”的最早引用就在预发布代码中。 中本聪发明了这个术语,并由此创造了一个完整的文化身份。
8) 他有一些单位叫做 COIN 和 CENT。 CENT 本质上是他对 sats 的最初设想。 一个 CENT = 1/100 个比特币。 是的,sats 本可以被称为 cents。
9) 然后是一些奇怪的东西。 埋藏在代码中: “为创建的币添加用户评论的原子” 再也没有提到过。 这是节点的声誉系统吗? 一个被遗弃的想法? 一次脑洞大开?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10) 有些话简直就是……纯粹的中本聪。 就像这条关于时间链逻辑的评论: “抗议重组” 直截了当。哲学性。几乎是朋克风。
11) 现在,这里是他代码库中最具标志性的部分之一。这不仅仅是逻辑。这是比特币的免疫系统。 你今天每个节点验证的区块都可以追溯到这个确切的函数。 简约。务实。纯粹的中本聪。
12) 这里是规则所在: - 区块大小限制 - 时间戳有效性 - 工作量证明目标检查 - Coinbase 交易结构 - Merkle 根验证 每一个矿工、矿池和全节点仍然在这个节拍中舞动。
13) 当你将他2008年的代码与2010年的代码进行比较时,你会看到一些罕见的东西: 风格从未改变。 从概念验证到生产就绪——这仍然无可否认是他的。
14) 这里有个疯狂的部分: 我们可以用这种风格来比较和识别他在外界的其他代码。 但没有人这样做。 也许是出于尊重。 也许是因为我们暗地里希望中本聪保持隐秘。
15) 每当有人说“X是中本聪”时,我的第一个问题是: “给我看看代码。” 因为真相就在那儿。 不在照片里。 不在谣言中。 而在他独有的风格中。
16) 看着这段预发布代码,就像是在握着一种新物种的化石。一切比特币所成为的……都始于此。
17) 科技界最大的谜团不仅留给我们一份白皮书。他还留给我们一个时间胶囊。 在那段代码中,你仍然可以听到他的声音。 安静、精确、永恒。
2.4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