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我對氛圍編碼的感覺。 我嘗試的任何有複雜性的項目都會立即出現進展的爆發。事情很棒,感覺就像一種超能力。然後……隨著我增加更多複雜性,事情就會停滯不前。 我認為我能創建的唯一項目是那些落在這個“氛圍區”的項目。原型、用戶界面、產品——任何簡單且複雜性低的東西都恰好適合這個區域。概念驗證、交互、類似的東西。工具能夠製作適合這個位置的東西。 但是。 隨著複雜性曲線的增加,一切都崩潰了。問題是,任何好的產品設計過程都有不斷增加的複雜性。一個基本原型一旦有了分層交互、過渡、良好的可用性、懸停狀態,以及1000個讓某物感覺正確和真實的小細節,就會變成一個好的原型。 氛圍編碼的好處應該是你可以快速移動,可以快速製作東西——讓人工智慧為你做所有的工作。問題是,一旦添加了必要的複雜性,它就失去了動力。它不斷自我重做,重寫代碼,影響無關的事物,然後導致其他問題。 但是如果你添加了複雜性,每次氛圍編碼的會話很快就變成了打地鼠的錯誤修復會話。 我不確定解決方案是什麼。對於傳統原型設計,解決方案是複製、增加更多複雜性、創建更多框架/場景、調整、分叉等。 然而對於氛圍編碼,一個小提示可以字面上摧毀一切。有一個階段,我最終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走在提示的雞蛋殼上——儘量不給它太多或太少的上下文,以免它失控並破壞一切。 對此只有少數例外。@cursor 和 @framer。 我可以在 Cursor 上取得很大進展,給它狹窄的上下文,並且我必須批准它所做的編輯。這感覺像是一個正確的工作流程。問題是,我看不到它正在製作的東西,因為它是一個集成開發環境,而不是一個可視化環境。是的,我可以創建本地構建並刷新我的瀏覽器,做所有這些事情。但可視化方面在編碼體驗中完全丟失了。這是一個開發者工具。 Framer 做得很好,因為它只允許在頁面上的單個組件內進行狹窄的更新。是的,這很有限,因為它一次只能做一件事,但至少它不是試圖從頭開始創建整個頁面並通過提示界面管理它。 這些似乎是正確的方法。 @Cursor:允許人工智慧編輯任何內容,但允許用戶批准這些編輯並在上下文中查看它們。 @Framer:允許人工智慧僅狹窄地編輯單個文件或組件,以將複雜性降到最低並減少災難性編輯。 我對像 @Figma、@Lovable、@Bolt 和 @V0 這樣的工具能夠製作酷炫原型感到樂觀,但當涉及到做任何超出基本交互原型的事情時,我總是遇到障礙。在我看來,它們需要做得更少。 希望這些工具增加更多與 Cursor 和 Framer 相同方向的控制。我還要補充的是,這與我們在 @Basedash 圖表生成中所做的類似。但我們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氛圍工具,因此類比有點難以繪製。
211.0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