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GPT上了类似feed流(暂时)的功能叫Pulse,现在是每晚基于你的聊天与记忆做一次异步检索与整理,第二天早上用可扫读的卡片给你一份个性化更新。
原来比如公众号推送,要等消息从源头出来,然后有人去总结并post出来,在公众号被算法推荐,最后才到你这里。现在是事实被AI抓取,并由AI的算法推荐。
不同在两处:curation这一步的人变了,是GPT在curate;算法也不一样,AI接入了更多维度的数据,包括你的交互信息和历史交互数据,而不只是页面停留和点击。
然后今天给我推的主要有两类内容:一类是研究型文章,自己选议题自己生成研究,这个我暂时不太愿意看,因为没有按照我喜欢的框架和我关心的议题去做;
另一类是新闻推送,今天推的几个里有两条是我肯定需要关注但今天没看到的,这个很有用,我其实已经在期待它明天会推什么。
未来或许有更多的展现形式,用bullet point的形式给摘要,用卡片给要点,甚至能不能给我来个数据看板当日报来做呢?在我自定的议题与框架下做研究,可训练偏好、解释推荐,其实不是就是一个千人千面的morning brew么。
因为我基本上是用研究的,但是对日常需求的用户呢,也可以做情感对话与身体健康分析等等功能。所以假设你接了日历、行程等,慢慢就可以根据你的需求,一些可以执行的场景上就给你agent,类似今天看什么以及你要做什么。
再有就是我总感觉国外媒体特别喜欢强调防沉迷啥的,比如说它:体验是“有限流”而非沉迷式信息流,卡片当天有效,避免无尽下滑。 我就想要沉迷的,像马斯克说的那种沉迷X但是感觉收获是最多的那种。
怎么就不能让我沉迷在知识的海洋里。



热门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