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02算Agentic Payment敘事重點了 目前市面上大多是一些非VC項目 標的梳理已經有很多,就不做了 我更想從產品角度聊一下對x402的理解 長文預警,TLDR: 目前市場現狀下,個人最看好 @daydreamsagents 的封裝分銷LLM + 開發者框架的product market fit。 1、x402:從“授權工具”到“獨立經濟實體” 它在我眼裡不是曇花一現的短期熱點,畢竟由 @coinbase 和 @Cloudflare 這兩大巨頭親自下場發起,並且 @Google 推出的Agent Payments Protocol (AP2) 與x402整合,也進一步拓展了x402的業務邊界。其價值需要放在Agent演進史當中去理解: - 早期23-24年: 的Agent只是一個LLM的Wrapper,頂多算一個更高級的聊天機器人 - 24年底-25年初: MCP協議的出現,則是讓Agent調用外部服務變得更簡單和標準化,讓Agent在具備了腦子(LLM)之外,還能擁有手腳去執行(通過MCP調用的服務),衍生出了所謂的Swarms概念(AI Agent協作集群)。 但直到這個環節,Agent的自主性仍舊是非常有限的,調用外部服務需要人工授權API密鑰,付費服務需要藉助人類的信用卡,基本遇到外部的付費牆就是會被卡住,需要人工介入。 除此之外,SaaS服務的訂閱模式,在Agent這個場景下,也顯得格格不入。因為大多數Agent的調用非常輕度,難道你會天天讓Agent幫你訂票?調用頻率不可預測的情況下,固定成本顯然不經濟。 為了偶爾調用幾次API,而要給Agent搞一個$20/月的訂閱,簡直是可笑。數據現實用戶平均只用掉20-30%的訂閱配額,剩下70%純粹打水漂。 而x402,Google AP2的出現,則是解決了這個痛點: - 自主運行: 通過Coinbase Smart Wallet,以及EIP-3009簽名授權,實現Agent自持USDC進行外部服務的微支付,Base L2毫秒級鏈上結算,從“人類授權的工具”進化為“獨立經濟實體”,真正實現24/7無人工干預自主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