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Keno
24/7 嗅探 DeFi。一隻走在財富之路上的金毛獵犬。我喜歡用楓糖$SYRUP粗磨食物。
Keno 已轉發
This conversation about protocols becoming "invisible" infra captures something important happening in crypto right now.
The prediction is spot on. Most users won't know they're using Web3 if the experience is smooth enough.
No seed phrases, no manual transaction signing, no gas fee confusion. Just apps that work like the Web2 tools people already understand.
What is happening currently👇
1/ Protocols like @infinit V2 will be handling complex DeFi operations automatically
2/ SuperApps like @DeFiApp adding perps + yield farming along w spot trading + acting as a wallet
3/ Account abstraction eliminating technical barriers
4/ Apps bundling all Web3 functionality into familiar interfaces
Successful Web3 integration happens when users don't have to think about the underlying complexity.
Why I'm positive on @defidotapp & @Infinit_Labs specifically👇
> They're building exactly this kind of invisible infra
> Instead of making users learn DeFi protocols, they're creating a mobile first experience
> You just interact with simple interfaces while the app handles routing, optimization & execution automatically
Most people discover new financial apps on their phones, not desktop. If they both can make this as simple as using a banking app, they capture users who would never touch other DeFi platforms.
Remember that mainstream adoption happens when technology becomes invisible. People don't want to learn about DEXs, liquidity pools or gas optimization. Instead they want results without complexity.
@defidotapp & @Infinit_Labs seems focused on solving the right problem I.e making powerful DeFi functionality accessible without the learning curve.

48
Keno 已轉發
In crypto, what you know matters but who you follow might matter even more.
It's easy for one’s timeline to have too much information. But if you follow the right accounts, you start curating a feed that’s not just signal over noise, but insight over hype.
• You could hear about drops before they trend.
• You catch alpha early, not when it’s already priced in.
• You learn from people actually building, not just tweeting for engagement.
Over time, this shapes how you think, how you invest, and the opportunities that come your way.
Because it’s true what they say:
Your network really is your net worth.
Looking to stay ahead of the curve? Here’s a list of 50 DeFi content creators that can help with just that.
---------------
@eli5_defi ➝ Weekly project spotlights, DeFi project research and yield strategies. Uses good visual aids to explain content.
@TheDeFinvestor ➝ Weekly crypto watchlists, defi developments, and in depth Ethereum and stablecoins research.
@0xCheeezzyyyy ➝ One of the top DeFi gurus out there, simplifying DeFi with both tweets and cool infographics.
@stacy_muur ➝ Robust DeFi and crypto research - Projects, VCs, DeFi strategies, you name it. Runs a research hub.
@0xAndrewMoh ➝ Educational content on projects, narratives, and on-chain data.
@phtevenstrong ➝ Banger yield strategies. Looking to dive fully into yield farming? Here’s your guy.
@arndxt_xo ➝ In-depth market insights and yield strategies. You can’t go wrong with his Substack.
@belizardd ➝ DeFi protocols and yield research. A “Pendled” guy.
@0xDefiLeo ➝ Quality DeFi insights and educational content.
@YashasEdu ➝ Need a deep dive into DeFi and AI? Here’s the right place for that.
@CryptoGirlNova ➝ One of the best in the game. Well thought-out crypto content backed by pro research.
@TheDeFiPlug ➝ Based crypto researcher. Drops insightful weekly crypto roundups.
@zerototom ➝ Core DeFi research and one of the best accounts for good yield strategies and tricks.
@defi_mago ➝ DeFi research. Simplifies yield farming strategies using clean visual guides. Check out his Dune dashboard.
@splinter0n ➝ Go-to guy for DeFi and AI content.
@Slappjakke ➝ All things DeFi, DeFAI and L2 related. Yield researcher.
@Defi_Warhol ➝ DeFi protocols and airdrop research.
@zerokn0wledge_ ➝ DeAI maxi and DeFi protocols researcher.
@DefiIgnas ➝ Smart market insights and DeFi research. You sure don’t want to miss his DeFi blog.
@thelearningpill ➝ Solid yield strategies and beginner-friendly guides.
@Tanaka_L2 ➝ Real alpha hunter. Good DeFi strategies and project breakdowns.
@DeFiMinty ➝ In-depth market analysis. Researcher at Delphi Digital.
@hmalviya9 ➝ Pro on-chain and narrative tracking.
@the_smart_ape ➝ Good market insights and analysis.
@Moomsxxx ➝ On-chain analysis and RWA research.

8.23K
我喜歡項目透明,但又能保持現實的期望。
我相信這是 @Infinit_Labs 僅提前三個季度公開其路線圖的原因之一。
他們知道在加密貨幣領域變化有多快,以及適應性的重要性。
以下是對 INFINIT 在接下來幾個季度的詳細預期。
第一階段 - 2025 年第三季度:
1/ AI 燕群執行
一鍵操作。這就是所需的一切。
INFINIT 的 AI 代理協調複雜的操作,如跨協議的橋接、交換和借貸,涉及 @pendle_fi、@SiloFinance 和 @SonicLabs、@arbitrum 等鏈。
實時模擬、非保管流、確定性步驟。
20 次點擊 → 1 次點擊。
這是願景,現在正在變成現實。
2/ 社交策略整合
將 Twitter 論文轉換為一鍵 DeFi 策略。
KOL 發佈 alpha → INFINIT 代理解析 → 用戶執行 → 創作者賺取費用。
無縫的內容到策略循環,內建貨幣化。
第二階段 - 2025 年第四季度:
1/ 信譽分數
INFINIT 知道並非所有策略都是平等的。
INFINIT 結合社交和性能數據(通過 @KaitoAI、@ethos_network 等)為策略和創作者分配分數。
幫助用戶過濾噪音,獎勵真實表現,並在系統中建立信任。
2/ 開放策略創建
策略創建變得無需許可。
任何人都可以用簡單的英語描述策略。
AI 來構建它。其他人來運行它。你賺取費用。
一個公共中心使得隨著時間的推移測試、分享和升級策略成為可能。
第三階段 - 2026 年第一季度
1/ 私人策略基礎設施
機構需要隱私。
INFINIT 為基金和高級用戶添加私人提示到策略的基礎設施。
你的邏輯保持隱藏。沒有抄襲者、搶先者或暴露的 alpha。
同樣的一鍵體驗。但這次,完全私密。
2/ 無需許可的代理開發
任何人都可以構建代理。
外部開發者和協議可以為 INFINIT 的 AI 燕群創建 DeFi 代理。
當用戶運行由你的代理驅動的策略時,你賺取費用。
開放、可組合和有激勵。
3/ 機構整合探索
傳統金融正在關注。
INFINIT 將探索如何將代幣化債券、RWA 和 AI 策略基礎設施引入 Web2 + 金融科技平台。
總結:
- 跨協議的一鍵執行
- 社交策略貨幣化
- 策略和代理創建變得無需許可
- 創作者的信譽分數
- 機構的私人策略基礎設施
- 機構整合探索
你對 INFINIT 的路線圖最期待什麼?你認為還缺少什麼?

3.75K
Keno 已轉發
在我7月11日的帖子中,我分享了攀登@Infinit_Labs 排行榜的技巧。
這些技巧仍然非常相關,特別是如果你正在為第二季做準備。
但我看到許多人仍在嘗試農作回覆,要求關注、一般互動和基本帖子。
在我看來,這行不通。
InfoFi的算法每天都在變得更聰明。它們旨在過濾噪音,並獎勵實際推動產品使用的內容。
那麼,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人們想要閱讀的內容:
🔹獨特
🔹高質量
🔹與產品相關
🔹導致實際使用
如果你的內容無法幫助用戶使用產品,那麼在我看來,你並沒有參加正確的遊戲。
如果你想在INFINIT V2上線之前為自己定位,作為創作者,專注於DeFi策略準備。
當V2上線時,FOMO將會真實存在,特別是對於受歡迎的策略。不要等到它已經上線時才開始考慮。
現在就開始。
這裡有一個仍然適用的框架:
1⃣ 了解INFINIT內部的DeFi協議
了解每個支持的協議。了解它們如何在終端內連接。如果你不瞭解工具,就無法創建有價值的內容。
2⃣ 專注於有實際需求的策略
自動再平衡循環、delta中性收益、節省時間的自動化。像用戶一樣思考:什麼是實用的,什麼解決了痛點?
3⃣ 從X獲取靈感
尋找在某個協議中或協議組合中流行的策略想法。關注DeFi思想領袖,如:
@phtevenstrong @0xCheeezzyyyy @Slappjakke @kenodnb @YashasEdu @info_insightful @SiloIntern @PendleIntern @crypto_linn @defi_mago @lstmaximalist @0xTindorr @0xMughal
他們每天分享真實的策略。
4⃣ 在V2自動化之前手動測試
用小額資金自己運行策略。如果你不理解V1中的手動流程,將來解釋和執行可能的自動化版本會很困難。
5⃣ 使用終端進行風險分析
了解風險:模擬策略、壓力測試路徑,並記錄如何優化。這顯示你了解如何正確使用產品。
6⃣ 利用Infinit Agents進行執行
請代理人與你一起頭腦風暴。你實驗得越多,獲得的獨特見解就越多,對新策略的創造力也會越強。
7⃣ 清晰記錄
撰寫逐步指南。將其分為低/中/高風險。幫助用戶理解他們在做什麼,當你的策略上線時。
8⃣ 在X上透明推廣
推廣你的內容並吸引投資者。可視化策略流程。清楚說明步驟、燃氣費用和結果。透明度建立信任,使你的內容更具分享性。
當V2發布時,FOMO將會非常響亮。
但那些已經知道如何建立策略、解釋它們並推動產品使用的人將會最快崛起。
你決定是否想要準備好或被動應對 🤝

2.15K
Pendle 再次打破了其 TVL ATH,目前達到 70.6 億美元。
即使在上週有 15 億美元的到期,包括來自 Ethena 位置的 13 億美元,Pendle 仍然比以往更強大。
本週的 @pendle_fi 更新包括新池、更好的激勵措施和熱門市場,並有來自 @Infinit_Labs 的最佳收益選擇。
1/ 新池啟動
- Ethena sUSDe [HYPE] → 9 月 25 日
- Hyperwave hwHLP [HYPE] → 9 月 25 日
- Felix hlUSD [HYPE] → 10 月 30 日
- Morpho pUSDC [ETH] → 12 月 18 日
2/ 新社區池
- 246Club re-AUSDC [SONIC] → 12 月 18 日
- Aarna atvUSDC [ETH] → 11 月 6 日
- LoopFi slpUSD [ETH] → 9 月 25 日
- StabilityFarm wmetaUSD [SONIC] → 12 月 18 日
- Mainstreet smsUSD [SONIC] → 10 月 30 日
3/ TVL 歷史新高
儘管有 15 億美元的到期,Pendle 還是達到了新的 ATH。
87% 的到期 TVL 來自 Ethena,但大部分仍然留在這裡。
- TVL 下降:僅 -2.8% 一天
- vePENDLE 費用月增 80% 至 285 萬美元
- Pendle 現在持有約 48% 的 Ethena 總 TVL
生態系統變得更加韌性。
每次到期事件現在都在加強系統。
Pendle PT 正在成為 DeFi 的首選收益原始工具。
4/ Pendle 在 HyperEVM 上線
- 與 3 個 @0xHyperBeat 池一起啟動
- 獎勵:150 萬 Hearts 分配給流動性提供者
- PT + LP 抵押支持即將推出
這只是 Pendle 在 HyperEVM 的開始。
5/ Pendle V2 激勵重組
- 動態激勵上限:與交換費用表現相關
- 上限隨著活動快速上升,緩慢下降
- 防止低效池耗盡獎勵
關鍵統計數據:
- 底部 5% 的池消耗了約 50% 的排放
- 新模型針對可持續性和公平性
費用更新:
- 交換費用:從 2% 降至約 1.3%
- YT 費用:保持不變為 5%(最初計劃為 7%)
6/ PT 交換現在在 Aave 上線
您現在可以通過 @VeloraDEX 在 Aave 應用中直接將您的 Pendle PT 抵押品交換為新的到期。
7/ 由 @Infinit_Labs 選擇的池
- sKAITO 池 [BASE] → 42.43% APY
- sENA 池 [ETH] → 33.05% APY
- hwHLP 池 [ETH] → 21.03% APY
- USD (MIDAS mMEV) 池 [ETH] → 23.64% APY
- USD (MIDAS mEDGE) 池 [ETH] → 24.7% APY
- AIDaUSDT [ETH] → 18.92% APY
- AIDaUSDC [ETH] → 15.49% APY
8/ 目前其他熱門池
穩定幣
- sYUSD [9 月 4 日] [ETH] → 16.16% PT-APY
ETH
- yoETH [9 月 25 日] [BASE] → 5.38% LP-APY
- yoETH [9 月 25 日] [BASE] → 7.25% PT-APY
趨勢
- tUSDe [9 月 15 日] [ETH] → 13.31% PT-APY
- USDe [9 月 15 日] [ETH] → 12.57% PT-APY
Pendle 聽取社區的聲音,並感謝所有的反饋。
Pendle 愛它的社區。
這正是它蓬勃發展的原因。

6.71K
生活小技巧:用鼻子呼吸。
這是完全改變我專注力的習慣。
你可能在想,怎麼做到的呢?
很簡單,鼻子呼吸教會你保持當下。
一開始,你需要有意識地專注於通過鼻子呼吸。
每當你的思緒漂移時,你會發現自己。
這就是技巧。它不斷將你拉回專注。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變得更加自動,但它仍然讓你保持在當下。
你在工作時用鼻子呼吸,某種程度上你就是更專注了 $IN(抱歉,我必須哈哈)。
你在有意識地工作和呼吸。
誰說你不能同時做兩件事?
你正在同時做兩件事,並且它們互相幫助。
而且好處不止於此。這是鼻子呼吸還能給你的:
- 讓你保持在當下
- 通過保持聲帶濕潤來保護你的聲音
- 激活你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幫助你放鬆和保持冷靜
- 改善睡眠質量和恢復
- 提高氧氣效率高達20%
- 在空氣進入肺部之前過濾和加濕空氣
- 降低過敏和感染的風險
- 支持更好的姿勢和橫膈膜使用
- 增強你的整體健康
我們每天呼吸超過20,000次。
這個小改變在你整個生活中會成倍增加。
讓鼻子呼吸成為你的默認選擇,而不僅僅是在工作時做的事情。
你的呼吸就是你的能量。
好好利用它。
3.73K
AI 幻覺只是錯誤。
偏見塑造了我們所見的事物、它的框架以及被強調的內容。
這是微妙的、系統性的,並且在集中式系統中無法消除。
這就是 @Mira_Network 正在解決的問題。
當今大多數 AI 由少數集中組織控制,主要在美國和中國。
即使出於良好的意圖,他們的文化和政治觀點也定義了 AI 的行為。
這已經融入了訓練數據、對齊和輸出審核中。
Mira 的解決方案:
使用加密經濟激勵來分散驗證,並使 AI 責任無需信任。
與其信任一個團隊來審核輸出,不如依賴那些質押真實價值的多元參與者來驗證它們。
如果他們操縱,就會失去。如果他們誠實對齊,就會獲得獎勵。
這從市場力量中創造中立的結果,而不是來自權威。
Mira 的框架使用多個具有不同觀點的 AI 模型。
當它們達成一致時,輸出反映了廣泛的共識。
當它們意見不合時,則揭示了文化或意識形態的分歧,使偏見變得可見而非隱藏。
這種方法將:
- 減少極化
- 顯現細微差別
- 促進全球代表性
- 使自我驗證的自主系統成為可能
- 消除對集中審核的需求
目標不是使 AI 擺脫價值觀(這不現實)。
而是防止任何單一價值觀主導全球信息。
Mira 的加密經濟設計今天不是最終解決方案,但它是我們所見到的最可信的嘗試之一,旨在建立可擴展的、無偏見的 AI 基礎設施。

2.77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