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0xkevin (🖤 , 💙) $M| 🐜
好久没聊 @humafinance ,刚出的大消息让我第一时间联想到 Huma
如果说地球上有哪位人物对加密货币影响最深,我想除了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之外,就是特朗普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允许401(k)养老金计划配置加密资产等另类投资品
🏦401(k) 是全美最大的退休金体系之一,当前托管规模超过 9 万亿美元
若配置比例扩有 5%,相当于注入一个完整以太坊市值规模的资金,想想就知道有多恐怖!
说回这个养老金,要这种级别资产出手必须满足三个底层要求:低波动收益、长期可预测性和清算
🟪这三个要求让我联想到一个项目 @humafinance
上个月 Huma 刚推出 2.0 系统,目前具备:
资金池分层、收益机制分级、结算方式可选
同时融合时间价值模型与 PayFi 双架构
并且通过与 Arf 的合并达到合规要求
Arf 负责放款与利息回收,Huma 负责存款,双方形成了资金输入与偿付路径的实际协作
目前已完成超过 1 亿美元的贷款,无一违约
对于任何一个资金安全要求极高的机构,这个数据比任何词语都更有说服力!
而这个 401(k) 养老金的基本特征是由雇主与雇员共同缴纳、长期定投,以及在强监管框架下进行多元资产配置,就决定了不可能投资高波动产品
在这种背景下,#Huma 提供的长期可持续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就是香饽饽

14.9K
AI 开始瞎编的时候,@Mira_Network 直接抬手给一巴掌😂
讲个有意思的事情, 2023 年一位资深纽约律师将一份法律意见提交至联邦法院
资料看起来没啥破绽,但却被法官一眼看穿,文中所列的案例全都不存在,没想到都是 ChatGPT 编造
从2023年 openai 成为我们办公学习的主流生成工具
在这之前我平时查找资料要翻百度谷歌,现在只需要 gpt 给我总结
如此以往就养成了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懒得去验证真假直接采用
AI 即使乱编谁也不知道真假,就会诞生很多乌龙事件
因为只要语言顺滑、逻辑像样,它就能骗过绝大多数人
但其实这种事情不能全赖 AI,AI 的输出越来越多,但验证能力几乎停滞,幻觉问题成为结构性风险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Mira_Network 的 AI 输出验证网络成为刚需
@Mira_Network 建立一个由多个模型组成的验证网络,用系统之间的交叉判断,来弥补单个模型无法自证的问题
▪️第一步是拆解陈述
任何一段复杂的输出,都会被分解为一系列更基础的主张
例如:地球围绕太阳转,月球围绕地球转会被拆成两条独立语句,每条都可以单独判断真假
接下来多个模型接入验证流程,每个模型独立给出判断,系统会统计它们之间的共识程度,并评估信任度
如果共识高于阈值,该主张被视为有效;如果分歧严重,则触发二次检查或驳回
▪️数据来自 Mira 的测试验证显示:
> 三模型共识机制将准确率从 73.1% 提升至 95.6%
> 整体错误率下降 84%
> 多模型之间的平均一致性 κ 值接近 0.8,已具备稳定判断能力
当然如果只是让多个模型投票判断真假,很容易出现随机猜测的行为
▪️Mira 之所以能运行,是因为它将博弈机制嵌入了系统结构
验证不是无代价行为。每个参与验证的模型节点,都需要承担结果责任
如果频繁与其他节点判断冲突,或者被检测出明显偏离逻辑轨迹,将失去验证权,并丧失网络中的经济激励
为了让验证真正落地,Mira 在执行架构上做了大量工程优化
▪️最关键的一项是:将验证输出压缩成单一 token
这种 claim transformation 技术极大降低了每次验证的成本,使得系统能在大规模应用场景中运行,而不会拖垮吞吐
▪️隐私层面,Mira 的验证节点从不接触完整文本
系统自动将内容拆分,分布给不同节点,保证数据在验证过程中的不可还原性
过去这一年,AI 被推向越来越多的场景中,生成速度不断加快,但验证机制基本停滞
AI 胡说八道不会被问责但人会😭
所以 @MiraNetworkCN 的角色就是当 AI 瞎几把吹的时候能出手拦住

1.89K
「0G 是如何实现 AI 普惠?」
霸权这个词在现代并不新鲜,例如美元霸权、芯片霸气等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AI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结晶 @0G_labs
Ai 最依赖的就是模型,模型训练在当下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资源权的问题
只有少数企业拥有超算中心、高速带宽和同步 GPU 集群,训练一个 100B 参数的大模型,本身就是一道权力的分界线
🟣而 @0G_labs 正在打破这条线
DiLoCoX 是 0G 最新打出的王炸
他们在仅 1Gbps 带宽的网络环境中,成功完成了一个 107B 参数模型的分布式训练,使用的计算资源是一组由 160 张 A800 构成的集群
没有超算、没有光纤互联,没有大厂的训练场地,甚至没有 Infiniband
最终模型的精度损失低于 0.5%,训练效率较传统 AllReduce 架构提升超 357 倍
@0G_labs 将它称为 DiLoCoX,一套为低通信环境量身定制的分布式训练框架
其关键在于:构建了一种容忍延迟、支持异步、可在不同地点独立推进、并最终聚合的训练机制
这件事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省钱
🟣#0G 打破的是模型构建过程的集中制,带来的是参与边界的松动
对于大部分国家、企业、开发者来说以往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
> 一家高校可以联合十家小企业,共同训练一个垂类模型
> 一个非洲国家可以不用 AWS 或 Google Cloud,也能部署本地智能系统
> 一个分布式社区可以在链上协调 GPU 与数据,以智能资产作为激励,实现长尾协同训练
当前的 AI 战争并不在产品,而在资源
哪怕你有优秀的算法架构,如果无法高效训练,就永远只能停在原型或微调阶段
而在传统模式下,训练所需的同步性和网络带宽,本身就是成本炸弹,也构成了中心云厂商的核心护城河
DiLoCoX 开始从底层剥离这种依赖,实现真正的AI普惠

2.29K
前几天 Jacob king 发了一条推文:中国正式禁止加密货币
所谓新消息不过是旧闻翻炒,但它仍然能在几分钟内引发市场波动
在这样一个谁都能发声、真假混杂的时代,新闻不该只靠跟得快,更应该有链上记录、修改留痕、可追溯的发布系统
所以我们才需要 @AgentJournalist 这样的项目,一个去中心化的新闻平台
◼️平台有两个关键结构:
▪️一个是 JAI(Journalist AI),是用 AI 自动生成新闻初稿,抓取的是公开数据或链上信息,不带个人立场
▪️另一个是 Solana 区块链,新闻一旦发布就上链,包含作者、发布时间、修改记录,读者可以随时查,不依赖第三方平台
未来读者和验证者还能参与校验,靠机制保证内容质量,还有可能赚取奖励

Agent Journalism Network8月6日 02:42
旧的网络正在崩溃。
新的协议正在初始化。
4.32K
明天 $IN 就要上线币安,突然有点感慨当年的defi热
2021年,DeFi 被称为链上的淘金热 @Infinit_Labs
当时涌现一批 defi 神矿,无数人在这里大浪淘沙
但是门槛对普通人来说太高了,光是链上就劝退了一部分人,再是计算各种套利组合,买入、跨链、抵押、借贷、再抵押、对冲、复利
当时的 DeFi 像是一场高门槛的智力竞赛,只有少部分人能获胜
大部分人死在矿难
🔹如果那时有 @Infinit_Labs ,情况可能会完全不同
它可以把手动操作转为自动执行
AI Agent 会依据链上资源、收益模型和风险约束,在多协议之间调配最优路径,并保证收益最大化
从寻找机会到执行路径再到动态复利,过去靠人力完成的东西,现在可以被 AI 接管,并在链上全过程透明执行
而真正的转变不只是自动化
🔹@Infinit_Labs 的 Agent Network 会深度学习
会记录过去哪些路径失败、哪些链更稳定、哪些协议跳转滑点大、哪些策略易受清算影响,然后用这些经验,在下一次执行中进行调整
这相当于过去只有顶级量化团队才能构建的交易回测系统,现在被注入到每一位用户的手中
2021 年的 DeFi 我们遗憾错过,但 #Infinit 让我们有机会重来一次! $IN

4.34K
⛺️Camp act3 第三季上线
这一季结束感觉大的要来了,抓住最后的测试网窗口!
📌先来看看第三季 @campnetworkxyz 生态带来的惊喜
一共16支团队加入 Camp 涵盖 AI、游戏、社交和 IP 基础设施
项目名单我放在末尾🔸有没有发现这一季的生态项目就像一座模拟城市?
「AI 的居所、创作者的街区、娱乐的广场、流通的市场」
这一季的主题是“Summit Series” 登峰,这个词可能是暗示,或许这一季结束大的要来了!
🔶先看第一个主题,AI 是城市的语言系统
@KorProtocol 、Plena Finance 、@Remaster_io 构成AI 居所
🔸Kor:将身份绑定至语义素材,AI 生成不再无根可循
🔸Remaster:缩短内容授权的时间周期,建立可调用的叙事片段
🔸Plena:用代理连接用户与 dapp,为城市交互提供智能响应
它们的存在,使 @campnetworkxyz 内容城市具备了语义表达、授权记忆与自动应答能力
🔶第二个主题是创作者与消费者是街区住民
@CheB_Inc、@chainbills_xyz 、Conft、Mintpad、 @Omni_Hub 分布在消费者小屋,主要提供城市日常所需的水、电、通信工具
🔸CheB 与 Chainbills:处理交易与账单的微流程,是支付层
🔸Conft 与 Mintpad:负责内容的铸造与呈现,是创作者的工具箱
🔸OmniHub:建立起内容之间的分发与身份流转接口
🔶第三个主题是游戏是广场,社交是连接这些广场的街道
@0xhighnoon @WagerVS_fun @PlayFlappyTrump @HairyLabs @rupturelabs t……这些项目构成了玩家森林,在城市中它们是广场、街头游戏厅和剧院,内容变成体验的空间
Ativ、Jukeblox、Mighty Study 则连起这些广场,成为城市的社交街道与文化走廊
🔸jukeblox 推动音乐内容成为 Remix 单位
🔸Ativ 将互动数据回注内容系统
🔸Mighty Study 让学习本身成为可追踪的创作行为
@camp_cn 这座城市正从创作者出发,经由工具、广场、走廊,构建出自己的文化循环
📌这就是 #CampAct3,一座链上模拟城市
这里开放性很高,没有人规定建筑风格,规定每个人应该怎么生活,这里包罗万象,任你创作!
🔶项目名单👇
1⃣ AI居所:KOR Protocol、Plena Finance、Remaster
2⃣ 消费者小屋:CheB、Chainbills、Conft、Mintpad、OmniHub
3⃣ 玩家森林:High Noon、WagerVs、Flappy Trump、Hairy Labs、Rupture Labs、The Last Monarchy、Chiko Games、Relic Quest、Color
4⃣ 社交与音乐:Mighty Study、Ativ、Jukeblox

56.7K
Hello, humans 大毛来了
🔹又来到 ZK 赛道,@billions_ntwk 这个项目融资3千万美金
🔹投资方是我们熟知最热爱 zk 赛道的 Polychain
既然是zk,项目肯定主打隐私,@billions_ntwk 是首个通用的人机交互网络,一个为真实人类与人工智能代理之间建立可信交互的基础设施
🔹叙事很大,团队能不能顶得住?来看看 Billions 的核心技术团队,
团队大部分来自多个 ZK 工程重地
Evin McMullen:原 Disco 项目负责人,专注于链上身份与声誉系统的可移植性
David Z:曾主导 Circom 开发,是 Hermez 早期 ZK 电路库工程师
Sandeep Nailwal:Polygon 联合创始人,以增长与基础设施统筹见长
🔹@billions_ntwk 的主要使用场景分两块:
📍对人类用户,它是一次性验证入口
你在任何一个支持 Billions 的平台完成验证后,就能在多个地方被识别为真实且唯一的个体,不需要反复上传资料,也不会暴露任何隐私数据
这个身份不依附于钱包、公链或平台账号,而是由你自己持有
如果你完成这一点,未来比如内容投票、空投分发、治理提案等,你不用再去做真人验证,项目方能自己过滤机器人!
📍对 AI 代理,它是一道准入门槛
任何一个试图与用户交互的模型,在系统中都必须完成身份绑定
这个绑定不是法律注册,而是生成一个记录明确的执行体,明确背后的部署人
#Billions 推出到现在增长非常快:
🔹网络上已验证超过 125 万用户
🔹X 平台上有 50 多万粉丝
🔹Discord 上有 50 多万名社区成员
在 AI 与用户共存的网络里,是应该互相信任的
Let’s build the human + AI internet — starting from the first verified interaction.

5.93K
Web3 Mass Adoption 的重任,没想到被 Sidekick 以娱乐化的方式实现了
📌@Sidekick_Fdn 基金会正式上线,这意味着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
@Sidekick_Labs 是少见的运营+技术双在线的项目
运营上花活很多,上个月中韩 LOL 对抗赛,本身英雄联盟这个比赛在中韩两国的影响力非常大,加上邀请了职业选手解说,整体不比赛事热度差!
听说最近还准备举办 pubg,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吃鸡!这个就有意思了,可以同时近百人在线混战,看头更足😂
🔸为什么看好 @Sidekick_Labs 的核心原因就是它这条赛道能真的吸纳 web2 年轻人进入 web3
以前我们经常想如何教新人怎么使用 web3 的各种defi、炒币等操作
一般人看见这些技术名词都被劝退,没想到现在 sidekick 用直播的方式把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做了用户教育
通过参与直播,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娱乐的乐趣,还能理解如何在区块链环境下进行资产交易,如何通过链上打赏支持创作者
甚至如何在平台上进行 代币经济活动
这种方式的创新,不仅推动了 Web3 的普及,也为平台吸引了更多的年轻用户
Sidekick Labs 不仅仅是一个直播平台,它是在为 Web3 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没想到 mass adoption 的重任在 Sidekick 实现了


Sidekick8月5日 08:18
sideKicK 正在 KooKing!
@Sidekick_Fdn
4.7K
新时代 IP 大王 @campnetworkxyz ⛺️
迪士尼的法务部闻名全球,在地球上的任意角落,只要你侵犯迪士尼的IP,不论多远律师函包到
做到这种程度 IP 虽然得到保护但成本巨大
这套流程只有公司才能守住 IP ,其他项目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源
#Campnetwork 的出现给 IP 带来了新的发行和保护方式
把 IP 权属、授权和引用的机制直接写进协议,每一次的使用都需要付费,通过 Camp 系统创作者可以直接拿到分润
@campnetworkxyz 是怎么做到的呢?
#Camp 用 Origin 来注册 IP,任何人提交内容都会获得一个带确权记录的链上 ID
再通过 mAItrix 把 remix、AI 衍生、引用路径全部记录成链上数据,分润路径写死在协议里
协议不判断好坏,只判断关系
只要有人使用了你的作品,收益就会自动分配,创作者不再需要打官司去讨回价值
这种机制并非只服务于大 IP,它同样适用于社区涌现的微型内容
过去可能只有《哪吒》这种亿级播放量的 IP 才值得维权
但现在,一句歌词、一个段子、甚至一张被 AI 再创的小图也能被保护
在传统世界,IP 的护城河是靠法律团队堆起来的
🔸在 @campnetworkxyz ,IP 都记录在 Camp 这条L2公链上,重新定义创作、拥有与连接

3.89K
TEN Protocol:正在构建一个不可被看见的网络底层
过去两周,TEN 将它的执行网络首次向社区开放,同时限定了访问边界 @cookiedotfun
7月30日, @tenprotocol 与平台合作发起 Final Snapdown 活动
Final Network 在7月31日至8月3日向社区逐步开放,将开放权限明确绑定在此前的行为数据上
@tenprotocol 为整个测试网络分配2250万枚 $TEN 代币,占总量2.25%。这笔资源将覆盖开发者、节点运营者与普通参与者,测试网络按6个月时间周期划分,每轮持续6至8周
#TEN 并没有在可组合性或EVM兼容性上投入大量成本
它选择的路径,是用可信执行环境作为最底层处理框架,通过硬件隔离将每一笔交互从链上分离出去,再通过加密证明反馈结果
这种设计不适合传统交互类项目,也不适合需要依赖排行榜、时间段、热门策略等方式触达用户的协议
但它适合三个场景:
> 交易被复制就失效的预测市场
> 输入数据敏感无法公开的AI模型运行环境
> 用户身份需要认证但不希望完全公开的身份协议
这些应用场景过去几乎没有Layer2支持,现在开始可以在TEN这类网络上搭建
下一步上线主网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震撼 #cookie #snaps

3.72K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