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下面分享Tyler在Conviction VN的演講和摘要。我從直播中截取了一段影片,並以非公開格式上傳到我的頻道。你可以從那裡觀看。祝你觀看和閱讀愉快。 演講: 摘要: 講者:Moca Network項目負責人Kenneth Shek 主題:20年數據壟斷的破壞與數字身份的重要性 1. 數據壟斷的問題 - 大型科技公司:像Google和Meta這樣的巨頭壟斷用戶數據並從中獲利,但對用戶沒有任何好處。甚至企業——例如,土耳其的一個合作夥伴——通過將客戶引導到Google Play商店或iOS應用商店而失去了他們的數據和價值。 - 封閉的生態系統與數據碎片化:當前系統以封閉的方式運作。應用程序之間沒有數據共享;例如,你不能在Airbnb或Food Panda上使用你的Uber數據。儘管Google以“隱私”的名義阻止數據共享,但它仍然是所有數據的唯一擁有者。 - 低效的驗證:Shek提到他在南韓的一家酒店的經歷:他被要求登錄應用程序並證明自己是Cafe Pacific Gold的會員——不必要的數據暴露。 - “身份業務”的現實:儘管Google和Apple自稱為廣告公司,但實際上它們是“身份業務”。像LinkedIn、Starbucks、Marriott Bonvoy和Nike這樣的品牌看似是零售或忠誠業務,但它們實際上收集用戶身份。例如,Marriott Bonvoy的域名並非偶然。 ------------------------------------------------------------ 2. 開放身份層與Moca Network解決方案 願景:開放身份層的潛力遠大於Google和Meta的商業模式。這種情況可能構成威脅,可能導致它們採用區塊鏈技術(如零知識證明)。 以用戶為中心的結構:任何身份協議都可以在這一層上開發。用戶將所有數據保存在一個地方,並擁有所有權。數據僅用你的私鑰加密,未經你的同意不會與任何人共享。 數據互操作性:得益於這一層,數據可以在應用程序之間使用。例如,你的Uber數據可以與Starbucks進行驗證(Starbucks可以檢查你的評分是否高於4.5),或Bonvoy可以驗證你的航空公司狀態並授予相應的狀態。 Moca Network基礎設施(Moca Chain & Airkit SDK): - 消除了數據中介(如Google),確保數據直接屬於用戶。 - 自主身份:解決五個基本問題;數據所有權、使用零知識證明進行驗證、安全共享等。與Airkit集成的應用程序可以驗證或發布任何類型的數據。 - 不依賴於集中資產:如銀行餘額、信用卡信息、旅行狀態和健康記錄等數據可以在系統中包含,而無需中央權威。 - 零知識證明:例如,你可以證明自己已滿18歲,而無需分享你的出生日期。 - 數據貨幣化:用戶可以為其數據的驗證設置費用,並自行獲得所有獎勵。 - 控制與透明度:無需重複進行KYC;用戶選擇與誰共享哪些數據。數據查詢歷史(而非內容)會記錄在鏈上。 ------------------------------------------------------------ 3. 應用程序和現實世界示例 - SK Telecom整合:南韓最大的電信公司SK Telecom(約3000萬KYC用戶)已與Moca的Airkit整合。用戶可以開設智能賬戶以擁有SK發布的數據。 - One Football交叉驗證:One Football可以使用Airkit驗證SK Telecom用戶。例如,可以進行“作為SK用戶,你花了$10,000,參加歐冠免費票抽獎”等活動。這種交叉驗證在Web2中幾乎是不可能的。 - 設備上的KYC:KYC數據可以在設備上由Moca的合作夥伴“make B”創建,並在應用程序之間進行驗證,而不暴露原始數據。 ------------------------------------------------------------ 4. 未來與影響 - 數字身份將是加速該領域採用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 Moca Network不僅與越南政府進行討論,還與阿聯酋及其他許多國家的監管機構進行交流。越南政府最近推出了自己的身份鏈“NDA Chain”——這意味著在國家層面的採用已經開始。
1.42K